你對戶外有特殊的情感嗎?如果只能待在室內,會有什麼反應呢?
這本繪本用「我們」來當敘事人稱。仔細往插圖裡一瞧,可以看一個小女孩和大人。戶外對我們而言是車水馬龍的都市叢林,裡面勉強擠出來的幾塊綠地(Outside meant neat little corners of green - squashed in between the concrete, tower blocks, houses and roads full of beeping cars.)。我們不喜歡戶外髒兮兮的泥土、溼答答的下雨天、嗡嗡作響的昆蟲。大部分的時間,忙著學校和工作的事,從來沒有停下來注意戶外的風景。
某一天,我們不能出門,只能待在家裡。剛開始,在家講電話、做蛋糕、玩拼圖、打電動,整天不用出門真是太好了。然而,待在家裡久了,連買東西或上班都不用出門,日子變得越來越無聊。但是,隨著步調變慢,我們開始靜下心來去留意戶外的變化(Our lives weren’t busy any more, and without the constant rushing about to distract us, we started to stop and notice.),甚至想念戶外的生活!於是,我們創造出在窗外種植物、把昆蟲畫下來、在廚房露營等等的「室內戶外」活動。
漸漸地,我們可以出門透透氣了,這時,我們有許多新發現──坐在公園面對面聊天比講手機更有意思、騎腳踏車比坐車好玩、爬樹比打電動刺激。終於,我們能盡情待在戶外了!原來,當我們慢下腳步去注意外在的環境,內在生活也跟著更美好!
這本書運用童稚風格的插圖表達小孩純真的思維,搭配成熟的文字,省思自然和人類的連結。雖然文字簡單,閱讀的過程常有耐人尋味的佳句,插圖更有許多文字沒有說出來的場景,讓整本書讀起來相當有深度。喜歡情感描述細膩的大小讀者,很推薦這本繪本喔。
經歷過疫情的讀者,多少能想起那個時間斷層的往事。可以把這本書和凱迪克獎榮譽獎得主LeUyen Pham寫的「
OUTSIDE INSIDE」當成時光膠囊一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