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 Lionni’s Caldecott Honor–winning story is now available as a Step 3 Step into Reading book—perfect for children who are ready to read on their own.
Winter is coming, and all the mice are gathering food . . . except for Frederick. But when the days grow short and the snow begins to fall, it’s Frederick’s stories that warm the hearts and spirits of his fellow field mice. Lionni’s enduringly popular tale makes a winning addition to the Step into Reading line, letting young children enjoy this classic all by themselves.
本書是評價最高,也是作者最喜歡的書。 田鼠阿佛和他的家人住在一起。當其他的田鼠都忙著為冬天儲備糧食時,他卻無所事事,不僅不做事,還說自己正在收集「陽光」、「顏色」和「字」。冬天來臨了,當他們把儲存的糧食吃光了之後,阿佛把他在夏天收集的精神糧食-景色、聲音、氣味與印象,用想像力傳送給大家,並且朗誦了一首詩。 李歐‧李奧尼在童年時期,就從親人身上接觸到各種類型的藝術,使他自小夢想成為藝術家,長大後,他不只是畫畫,也做雕塑、設計,並且寫作。李歐‧李奧尼發現各種藝術形式之間有一種相通的特質,就是詩的意境。在本篇故事裡,阿佛靜靜的收集陽光、色彩、字句,為的是在寒冷、灰暗、枯寂的冬日裡,能夠創作詩歌,幫助大家藉著想像度過困境。阿佛這位詩人為藝術的本質做了最好的詮釋。 事實上,田鼠阿佛就是李奧尼在創作當時心境的寫照。李奧尼的藝術作品吸引了許多愛好他的讀者與評論家,證明了藝術和自我的價值。換句話說,人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也需要藝術、音樂、文學創作等精神文明,使人生更豐富。 李奧尼的圖畫素材非常多樣,畫法變化多端,「田鼠阿佛」用的是剪貼、撕貼和手繪的方法。雖然五隻小田鼠長得一模一樣,但是仔細觀察一下,不難從田鼠的眼神、位置分辨出來。冬天來臨前,阿佛總是搭著眼皮、背對著其他同伴,靜靜的不工作,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但是當冬天糧食吃完了,阿佛開始跟同伴分享他收集的陽光、顏色和字的時候,他變得很有精神,眼睛也睜得圓亮。 1985年,曾有一群一年級的小學生透過電話訪問了李歐.李奧尼,當時他告訴小朋友,他最喜歡的作品是《田鼠阿佛》。在《伊索寓言》中,好吃懶做的蚱蜢註定有悲慘的下場,但是李歐.李奧尼的想法卻恰恰相反,田鼠阿佛他用美麗的詩詞讓其他飢餓憤怒的老鼠們,在濕冷的冬天裡感覺陽光的溫暖、看到花朵的顏色,阿佛的詩為同伴們的心靈注入了愉悅的影像,滋養了他們的身心。 這個故事透露出,所謂團結、合作的意義,可以是一群人一起做同樣的事,像其他小田鼠;也可以是一群人一起或分別做不同的事,各自發揮所長,各盡本分,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就像阿佛。阿佛雖和其他小田鼠不同,但大家並沒有因此而互相排斥(合作過程中可能會有不了解,但卻不影響共同的目標,反而互相接納和幫助,這正是良性團體的要素。小孩經常在個體和群體需求之間掙扎,這個故事提供了我們美好的示範,讓孩子能學習保有自己的特性,也能尊重別人異於自己的地方,和別人能夠有積極和諧的關係。